首页 » 人才之家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山西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发布日期:2011-08-08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根据《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现状
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科技进步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骨干力量。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我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截止十一五”末,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140.3万人,与“十五”末的111.2万人相比,增长了26.2%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在国有企事业单位86.5万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64.7万人,占总人数的74.8 %;高级职称6.9万人,占总人数的8.0%;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0.83.95.3;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有了长足发展。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显著增强。 在科技、教育领域,作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的聚集地,已建立了45个优势学科,在量子光学、应用力学、生物化学及动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工程制剂防治、煤的优化转化和清洁利用研究等方面,保持着国内领先水平。在非公经济组织创业和发展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生产和管理先进经验、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专家,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人员的领头雁。
虽然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来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能力、结构分布和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为:队伍总量结构性短缺,高层次领军人才严重匮乏;队伍分布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经费投入不足,体制机制及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等等。
当今世界经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已成为地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省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进程,推进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引领支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倍努力,奋力跨越,加快建设一支与我省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相适应,能够支撑和引领我省现代化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加大人才投入为保障,积极围绕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全面推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把服务发展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发展布局,以人才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以用为本,创新机制。把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理念、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自主培养,积极引进。既要通过多种途径自主培养人才,又要以项目为载体和途径加快引进紧缺人才、高端人才,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
——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培养造就一批学术造诣深、敬业精神强、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引领不同层次、区域、行业、领域、所有制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形成各专业、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成长、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发展目标
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专业技术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2、阶段性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从现在起到2015
我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70万人左右,每万劳动力中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达到33人年。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3852。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2%。围绕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专家队伍和创新人才团队。
第二阶段:从2016年到2020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07万人左右,每万劳动力中从事研究开发的人员达到43人年。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04050。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增加,从事现代服务业、社会和文化事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大幅增长。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着力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 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交通物流等经济建设重点领域和宣传教育、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建设重点领域,形成一批人才高地,急需紧缺人才基本得到满足。
(二)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素质能力。 一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发展网络和远程教育,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络,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体系。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引导与约束和绩效评估机制。二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项目、基地等载体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人才与产业发展互动机制,推动产学研结合。三是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创新活动,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在创新活动中产生新理论、新技术;扶持专业技术人才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或核心技术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四是加强学风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引导专业技术人才追求科学与真理,自觉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有效遏制学术造假现象,进一步净化学术环境和学术风气。
(三)着力调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结构。 一是调整专业技术人才产业与行业分布。围绕我省重点发展领域,着力培养引进一批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升级或实现成果转化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各类管理人才。二是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聚集、向基层流动。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导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城市医师、教师、科技人员、文化和社会工作者到农村服务。三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等方面与国有单位的平等地位,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创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就业。
(四)着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充分发挥政府人才工作综合管理职能作用,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一是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优化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职能配置,改革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方式。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健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专业技术人才的基础作用。二是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机制。健全完善现代企业人事制度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机制。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统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人才效能最大化与人才价值最大化的有效统一,突破体制性障碍,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
(五)着力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符合用人单位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机制。完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基本社会保险的衔接办法;研究探索人才补充保险办法。二是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专业技术人才发展中的作用。加强财政投入对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大用人单位、社会组织、个人对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投入的税收减免力度,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活动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知识、管理、技术、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三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法制化建设。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
四、政策措施
按照《山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着眼于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 实施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加大高层次专业
技术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 以适应转型跨越发展需要为目标,以改革完善制度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两院”院士增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为主要内容,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计划,建立健全结构合理、梯次递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体系。
以培育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高端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选拔程序,细化评选标准,创新评价手段,加大学术技术带头人特别是高层次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简称“35111”工程),集中选拔、资助、培养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到2015年,培养引进(含柔性引进)20名左右“两院”院士,重点选拔培养院士后备人选15名;选拔培养100名左右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左右具有省内领先水平,在重点学科和重点产业有较高学术创新水平的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000名左右在各自学科、专业、工程、项目中成绩显著,起骨干核心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较大幅度增加。
(二)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 全面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百人计划”),引进2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领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省(来晋)创新创业。到2020年,引进5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3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留学人员来晋(回省)支持计划”,选择500项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和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海外学子通过兼职、合作研究、讲学、考察咨询、中介服务等各种形式来山西工作、创业及进行科技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20个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项目500个,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制定国内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以及重点学科、重大工程所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优惠条件,创优人才引进环境,鼓励国内高层次人才以多种方式来晋工作和创业。
(三) 实施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培养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我省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业、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以及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全省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每年选拔60名左右我省新兴产业领域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通过项目扶持、科研资助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引领和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及新兴学科建设的领军人才或团队。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新兴产业领军人才300名,到2020年,达到1000名。
(四)加强博士后“两站”和留学生创业园建设,推动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我省博士后事业发展速度。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我省博士后分级管理体制,形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各设站单位发挥人才培养、使用主体作用的工作格局。健全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促进博士后事业快速发展的意见,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在站管理,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评估工作。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扩大设站数量和招收规模,加大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力度,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培养造就一支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完善博士后研究人员保障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达到100个,吸引500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来我省入站工作。2020年,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数量和人数有大幅度增加。
研究制定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留学人才创新创业体系,提高创业载体的人才集聚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推动高层次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五)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素质。 围绕我省经济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急需紧缺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以管理机制创新为保障,全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5151工程”。“十二五”期间,在煤炭、电力、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流、现代农业、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10大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培训高层次、紧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5万人次,从而带动全省高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120万人次。到2020年,培训260万人次。
研究制定关于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加强培训内容、科目审核备案、证书登记管理和评估考核检查,促进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成立山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协会及省直行业主管部门、市级的相应工作机构。建立政府、单位、个人共同投入的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继续教育基础建设,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施教机构服务质量,建设面向全体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推进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科研诚信建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提倡坚持真理、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风气。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自觉维护学术尊严,珍视人格声誉。
(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现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科学评价。 研究制定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拓宽评价服务范围,健全制度,加强评委组织建设,提高评价质量。积极探索评审、以考代评、考试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社会化评价方法。研究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管理的措施和办法。统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发展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制度。努力建立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服务的职称制度。
(七)深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使用制度。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多渠道、多方式培养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高层次人才流动制度。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用高水平的项目、高层次的平台、有竞争力的待遇,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向企业流动。制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人才配置政策,把人才放到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任务中,放到重要和关键岗位上培养锻炼,在实践中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八)开展专家下基层帮带活动,促进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专家下基层帮带活动计划。制定专家下基层选派范围、渠道、方式、待遇、评价、保障、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协调联动运行机制,动员和组织专家到县乡农村、到城镇社区、到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推广实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转化科技成果,提供公共服务,培育壮大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和中小企业,培养带动一批基层创业创新和实用人才。
围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制定加强教科文卫和社区、农村等各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充实一线,为基层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人才保障。以岗位管理为抓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人才发展阶梯,为基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在本职岗位发展进步的职业台阶。整合现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政策,建立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提供使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成长的发展空间。根据基层教育、卫生、文化、农林、地矿、工程等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基层专业特点的职称评价政策,评聘基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造就一批扎根基层的高素质的教育家、医务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九)加强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健全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研究制定推动专家服务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依托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实践基地、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等,搭建高效便捷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均等化、多样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提高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效益。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和专业需求,制定和发布相关信息,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政策服务。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面向社会提供公开招聘、合理流动、就业保障、公共培训、选拔推荐、政务办理等公共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人才服务项目,积极开展市场服务、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专家服务、项目申报、科研资助等人才和智力服务。
(十)加大人才投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激励机制。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机制,建立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人才优先投入的激励保障政策。
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政府投入保障机制。将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大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持力度。
建立重大规划项目人才投入机制。在推进产业振兴规划、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项目设计与人才计划同步进行,项目投入与人才投入同步安排。在新上重大建设项目和科研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人才培训。加大对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投入的力度,对高水平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
建立社会化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人才投入税收政策,综合采用资金配套、创业支持、分配激励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加大研发、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投入,提高社会各方面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和技能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综合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建立包括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提成或股权激励等多层次的人才激励体系。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生活福利保障制度,鼓励企业为专业技术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完善政府表彰奖励制度。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才奖励体系。研究制定优秀人才奖励办法,建立人才评选表彰奖励制度。对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团队进行重奖。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抓好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和落实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以本规划为基础,负责本地本部门的规划制定和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实施体系。
(二)明确职责,强化考核。 建立目标责任制,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和重大工程实施办法。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完善中长期规划落实保障措施。建立规划实施考核制度,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各部门党政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加强对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和适时指导,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控评估和定期报告制度,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我省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中长期规划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宣传我省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先进做法、典型经验,营造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